2019年11月21日至22日,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生导师、教育社会学系主任太田美幸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进行了题为《社会历史的比较发展范围》的系列讲座。讲座共三讲,由郑南副教授及李全鹏副教授担任主持及翻译。
在题为《文化与人的形成》的第一讲中,太田教授首先围绕“什么是教育”开始了讲义,并将教育分类为了日常生活中的非定型教育、教育制度外的准定型教育,以及教育制度中的定型化教育。太田教授继续指出发展文化是立足于某社会集团所固有的文化而形成的,而学校教育只是塑造人格的多种形态之一。最后,通过介绍若干日本具体案例,太田教授指出在以学校教育为主流的发展文化之外还存在自主夜间中学等多种所谓“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的发展文化的实践。
讲座第二讲的题目为《教育的全球化与人的地域化》。太田教授首先回顾了有关教育的讨论,教育的全球化表现在国民教育制度具有全球性的标准化,而教育的地域性表现为守候地域性生活文化的教育。太田教授通过橄榄树这一比喻来描述教育制度外的准定型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而在教育的全球化与人的地域化之间,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应该重新被审视。
在题为《人的形成舞台:生活环境》的第三讲中,太田教授首先通过几个经典的实践案例介绍了环境的间接教育作用,然后指出根据空间的不同会孕育出不同的感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全世界范围内都发生过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善来促动社会改良的运动,如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发生过的由民间主导的民艺运动及政府推动的生活改善运动。最后太田教授强调居住环境的改良是家庭生活文化的实践与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外部文化二者的结合,人格形成上的意义由此产生。
太田美幸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三次讲座在学理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并将学术理论与现实问题融会贯通,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深层意义。三次报告吸引了我院及外院师生的踊跃参与及聆听,在每次讲座最后,学生们都会积极参与讨论,就教育的市场化等问题与太田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撰稿人:郑南)